王景洲,1929年6月10日生于吉林省磐石縣煙筒山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時候,家里生活很苦,靠他父親租種地主三坰薄田維持生活。 1947年5月,煙筒山鎮解放了,王景洲家分得三坰地。父親王夢海手里拿著地契高興地對他說:“這回咱也有地了,該過好日子啦!” 不久,村里農會組建了兒童團,王景洲成了第一批兒童團員。他工作積極、斗爭性強,并連續抓住兩個壞人,農會給他記了功,并讓他當了兒童團長。 1949年3月18日,王景洲被考錄為吉林鐵路分局磐石車站站務員。上班第一天,正趕上粉刷候車室墻壁。大家還在東找西尋能夠遮擋石灰水的東西時,王景洲就已經爬上梯子,一手提著漿水桶,一手拿著刷子涂了起來。白色的灰水順著他的手腕流淌到胳膊上,滴落在他的頭上、臉上。望著滿身被漿水淋得濕漉漉的憨乎乎的小伙子,大家都向王景洲投來敬佩的目光。 王景洲干一行愛一行,領導安排他當站臺服務員時,他每天總是第一個上班,把站臺掃得干干凈凈,做到隨臟隨掃??瓦\工作,每天都直接和旅客打交道,對老年旅客,他主動攙扶;對帶東西和小孩的旅客,他主動幫助;旅客有什么意外的問題,需要幫助解決,他都積極做好。有一次車站接到旅客列車預報,有一名旅客在車上突發心臟病,請車站幫助救護,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站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王景洲。他想辦法借來了手推車和被褥,列車到站后,及時把患者送到五里之外的縣醫院進行急救。治療期間,他又買水果多次探望。這位旅客很受感動,出院后親自送來了表揚信,感謝王景洲的熱情照顧。由于他工作兢兢業業,埋頭苦干,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當年就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并光榮地入了團。 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朝戰爭。王景洲被批準參加了第一批中國鐵路職工抗美援朝大隊。出發之前,全家人都流露著難舍之情。王景洲抑制著自己的感情說:“明天我就走了,誰也不要擔心,我會保重自己,一定能勝利完成任務回來!”他走到母親面前說:“媽,你不總說讓我跟黨走吧?這回,我響應黨的號召上戰場了,您應該高興啊!”他的這番話把母親說樂了,把妻子說得心敞亮了。母親說:“你有志氣,媽不攔擋你!”純樸賢慧的妻子鄭素琴說:“為了保衛家園,我支持你,我們盼你打勝仗,早點平平安安地回來!”父親堅強地說:“景洲,你放心去打鬼子吧,家里的事你不用惦念,我還能頂一個!”親人們的囑托,增添了他出征的豪情。 1950年10月王景洲到達朝鮮后,先被安排在熙川鐵路分局工作,1951年1月又調到新成川鐵路分局新成川車站做車號員。戰爭中的車號工作十分重要,抄車號和代號必須做到百分之百準確,一旦誤記,編錯了車的去向,就會直接影響戰局。王景洲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工作中不管環境多么惡劣,有多大危險,他都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始終如一,從未發生過差錯,保證了列車按計劃編組、按時發車。 在戰爭條件下的鐵路運輸是緊張而又危險的,而且多數是在漆黑的夜里作業。王景洲的宿營地就在車站旁的一個簡易房里,每次下夜班后,他都拖著疲憊的身子為二十幾名戰友燒水做飯。大家看他眼睛熬紅了,身體累瘦了,都心疼地說:“景洲,歇歇吧!”他總是笑呵呵地說:“不累。為了不再當-奴,吃點苦算什么?” 在緊張的戰斗歲月里,王景洲總是堅持每月給家里寫一封信,介紹戰地生活,表達思鄉之情。他在給妻子的一封信中寫道:“我雖然在異國他鄉,但我的心和你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我想念你,更想念襁褓中的孩子。但是,我知道,我為什么而來,我要堅定地投入戰斗,你們等待我的立功喜報吧!”他還寫道:“我剛一過江,就看見一個被敵人飛機炸得血肉模糊的嬰兒尸體,我悲痛極了!這時,我想到了我們的小寶寶,更加激起我對敵人的仇恨和保衛祖國的堅定意志!” 新成川車站是敵人轟炸的重點地區。敵機每次都扔下大批炸彈,其中有普通炸彈,也有定時炸彈。定爆時間不等,有的十幾分鐘、幾十分鐘,還有一個小時或一兩天開爆的。敵人企圖用定時炸彈制造恐怖,破壞運輸線。只有冒著生命危險,及時排除炸彈,才能保證安全運輸。由于0時間難以預測,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危險!王景洲毫不畏縮,多次排除定時炸彈,成為全車站的“排彈能手”。 1951年2月8日傍晚,夜幕剛剛降臨,敵機突然竄來進行一陣狂轟亂炸。當敵機飛去之后,扔下的十幾顆定時炸彈不斷開爆,火光沖天,彈片、石塊、枕木塊在硝煙中飛騰,線路被炸毀,通訊也中斷了。還有一列運送傷員和兩列運送物資的列車等待發出。在這十分緊急的時刻,中朝兩國鐵路工人,一個個從待避所跑向硝煙彌漫的戰場。一場搶修通訊線路、設備,做好接發列車的準備工作在緊張地進行著。王景洲第一個跑到站臺上,一眼發現有兩股道沒炸毀,想這回完成接發列車的任務沒問題了。他向前走了幾步,突然看見九道線上斜插著兩顆定時炸彈。他想:這兩個攔路虎不拔掉,線路就不能開通,受傷的戰友去不了后方醫院,軍用物資運不到前線,將造成多大損失?不能等。他向軍代表建議:必須盡快排除這兩個家伙。軍代表決定,由王景洲等八人組成排彈組。為了避免大的傷亡,分成兩個小組,輪流挖掘。王景洲同戰友一起用雙手快速撥開炸彈周圍的土石。他搶先抱起這個二三十公斤重的炸彈,大步向站外的空地跑去?;貋砗螅挚焖倥艿搅硪活w炸彈前,抱起就走。戰友都圍過來和他掙扛炸彈,他一揮手說:“快閃開,時間寶貴。我和這些家伙交上朋友了,它不炸我?!闭f完,他一陣猛跑,比第一顆炸彈走遠幾米,扔下就跑。他剛跑出不遠,就聽見兩聲巨響,只見濃煙卷起塵土……戰友們呼喚著王景洲的名字。煙霧中傳來嘶啞的回答:“我在這里。”王景洲抖掉身上的泥土,疲憊地笑著向戰友們走來。 在新成川車站附近,有一座沸流江大橋,100多米的橋身橫跨在寬闊的沸流江上。這座大橋是鐵路的咽喉要道,每天都有許多列車通過江橋,把大批軍用物資送到前線。因此,這座大橋是敵人轟炸的重要目標。敵人采取日以繼夜地輪番轟炸的辦法,妄圖以空中優勢切斷鐵路運輸線。但是,中朝兒女筑成的鋼鐵運輸線是打不爛、炸不斷的,為了保護大橋,專門成立了搶修隊伍守衛大橋,隨炸隨修,保證線路暢通無阻。 1951年3月2日,也就是鐵路被炸后剛剛修復的第二天拂曉,一臺機車推送著一列滿載彈藥的列車到山洞隱蔽。因為是剛修復的線路,路基不實,當列車行至沸流江橋上時,列車中部有五節車廂脫軌,阻礙了列車的前進。此時,正是敵機騷擾最厲害的時候。為了避免敵機的轟炸,決定將靠機車一端沒脫軌的幾輛車牽引回車站另找隱蔽處所,將其余九輛彈藥車分解開,采取前面用繩子拉,后面用人推的辦法,一輛一輛地推進山洞。在這緊急時刻,車站里的鐵路職工、鐵路部隊的指戰員和朝鮮群眾300多人一齊出動。正當大家推著第八輛車走到要進山洞那段坡道上時,兩架敵機突然俯沖下來,開始了瘋狂的掃射。頓時,兩側的樹木攔腰切斷,土石飛揚。在我軍高射武器的反擊下,敵機的這次破壞沒有得逞。 推車的人們沒有一個離開車輛,繼續推車前進。大家齊心協力,可是由于用力過猛,拉車的繩子斷了,彈藥車順著坡道往橋面滑去,借著慣力,越滑越快。當時擔任提鉤任務的王景洲和岳永昌見勢不妙,趕緊拿起撬棍往車輪下塞,可是,棍輕車重,無濟于事,車輛仍然下滑。這時,王景洲發現下來的這輛車與停在橋上的幾輛彈藥車只有十來米左右了。如果兩車相撞,就會造成車輛0,橋毀人亡的嚴重后果。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景洲說:“堅決不能撞!”他用手把岳永昌推出軌外說:“快躲開!”說完,自己迅疾地墊在撬棍底下,用身軀擋住了下滑的車輛。車輪不轉了,戰友的生命保住了,七車彈藥保住了,沸流江大橋保住了。人們呼拉一下跑過來,呼喚著王景洲的名字,喊聲在空曠的田野里,奔騰的沸流江面上回蕩……。鮮紅的血從鋼軌上流下,緩緩地浸入異國的土地里。王景洲為中朝兩國人民獻出了自己22歲的青春。 為了表彰王景洲的不朽功勛,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管理總局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并追記一等功,授予“二級英雄”的光榮稱號。為了紀念王景洲烈士,中朝兩國戰友在朝鮮國土上為他筑墓立碑;在烈士的家鄉磐石車站廣場,也為他修建了紀念碑。 (孫洪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