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上“種菜”游戲風靡一時,許多人起早貪黑地經營著自己的“虛擬菜地”。現實中,劉寶林卻是磐石市福安街道福安村名副其實的種菜專家,如今,老劉帶領村民規劃出3個蔬菜種植園區,專門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溫室有58棟、大棚80個,地膜蔬菜面積達7萬平方米,該村僅溫室蔬菜種植一項年收入就超過400萬元。
劉寶林今年55歲,種菜38年了,擔任福安村蔬菜協會秘書長,是遠近聞名的種菜專家。老劉有自己的生意經:“種菜最重要的是看準市場。” 每天早晨,老劉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蔬菜批發市場轉轉,看看當天新鮮菜的價格。
去年2月,老劉發現菜市場上西紅柿短缺,馬上回家種了3個大棚、近1600平方米的西紅柿,去年5月收獲時剛一上市就被搶光。緊接著,他又瞄準了黃瓜,去年7月下架,價格高出應季黃瓜1倍多;去年8月, 尖頭綠底的“月光”西紅柿剛在磐石市露面,他又馬上更新了品種;去年11月,供應春節市場的蔬菜種子已經發芽……因為行情摸得準,劉寶林種植的蔬菜總能在市場價格最高的時候出售。
老劉種蔬菜的溫室很有特色。他充分利用大棚的有限空間,把黃瓜、西紅柿與小白菜、小蘿卜進行間種、混種、套種,一個大棚一年能種五六茬兒菜。老劉種的蔬菜質量好,總能賣上好價,劉家大棚被譽為福安村種菜的“風向標”。去年7月,福安村成立了蔬菜協會,老劉被推選為秘書長。
一位村民說:“過去種菜看節氣,現在種菜問老劉。跟著老劉種,他種啥俺種啥,保證賺大錢!”
對于自己總結出來的生意經,老劉對村民們沒有半點兒隱瞞,而是盡己所能幫助他們。老劉的想法很簡單:“我要帶領鄉親們把‘福安村蔬菜’的品牌打出去!”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已經規劃出3個蔬菜種植園區,專門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溫室有58棟、大棚80個,地膜蔬菜面積達到7萬平方米。福安村僅溫室蔬菜種植一項年收入就已超過400萬元,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現在的福安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蔬菜種植專業村。 |
|